一次设备预制舱是新型预装式智能变电站的核心设备。目前国家做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决策,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这一转变,对电力工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变电站建设模式必须走向建站地少、工期短、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可靠性高的发展模式。因此推出了具有较大优越性的整站预制式生产模式。
一次设备预制舱采用钢结构箱房,舱内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智能辅助控制系统、集中配线架等相关设施,使二次设备和调试能舒适工作。
噪声的存在能对人们正常的工作以及环境等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智能变电站预制舱的大面积推广,人们对预制舱的降噪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由于预制舱内为小面积密闭空间,噪音不会向四面八方扩散、减弱。反而会因为密闭四周的反射造成噪音的叠加,按照较新预制舱内检测标准要求小于70dB看,而预制舱现在噪音一般在80-85dB,因次预制舱内噪音的研究及有效控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次设备预制舱内噪音的产生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舱内装置设备的噪声,此部分位核心设备所产生噪音,占整个舱内噪音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另一部分为工业空调噪声,使舱内主要噪声源。
一次设备预制舱内空调噪声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预制舱内空调噪声主要来源为风机,风机噪声按其产生机理而言,可分为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
旋转噪声与风机的转速有关,其生产由于扇叶圆周不对称结构与扇叶旋转而形成的周向不均匀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旋转噪声的强弱与扇叶旋转速度的10次方成正例。
涡流噪声是主要是有气流流经扇叶时,产生紊流附面层及旋涡与旋涡脱体,而引起叶片声压力的脉动所造成的,其工作轮圆周速度6次方成比例,因此风机圆周速度越高其噪声也越大。
如何降低预制舱内空调产生的噪声?
1.降低空调风机转速
研究发现风机噪声与风机转速有直接关系,以下为风机转速调整时的噪声测试。
当风机转速为10000时,噪声为85dB(A)。
当风机转速为6000时,噪声为80dB(A)。
当国内标准较大舱体长度为12.2米,将风机转速降至6000转即可满足空调送风6米的要求,因此将风机转速降至6000转既能保证舱体内温度,又对舱内噪声降低有显著效果。
2.设计出风口导向板
出风口风向不规则的流动,增加了风噪,同时出风口的薄壁小孔设计,也易产生共振噪音。将出风口从原来的小孔设计改成横条状的导向板,既梳理了风向,又增大了送风距离,提高了制冷效果,同时减少风噪,又消除了共振噪音。
3.设计阻尼消声器
阻尼消声器是一种吸收型消音器,是声波在吸声材料的小孔中传播时因摩擦而将声能转化为热能随后散发掉,来减少噪音。
总的来一次设备预制舱的舱内噪声过大,严重影响人员在舱内正常调试及运维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一系列客观研究表明:空调作为舱内的主要噪声源,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尽量选用低噪音的空调;再者就是提高预制舱的保温、隔热性能,有利于减小空调功耗的输出,从而降低空调噪声。